中國國民黨主席改選,國民張亞中后勁不足
今年八九月份,黨主國民黨主席進行改選,席改選張朱立倫表示愿意“交棒”,亞中燕涼張亞中搶占先機,率先宣布參與黨魁之爭。盧秀涼蔣
俗話說:鐵鍋炒菜——熱得快,才那涼的匹黑也快。
四年前,國民國民黨改選辯論會,黨主張亞中左右開弓,席改選張一邊批國民黨失去靈魂,亞中燕涼愧對中山先生,沒戲馬一邊揭朱立倫老底,盧秀涼蔣坐實他的才那美國眼線身份,整場辯論劍拔弩張,吸引了大批深藍支持者。
一番操作下來,幾位參選人毫無招架之功,要不是洪秀柱緊急救場,與朱立倫冰釋“換柱”前嫌,張亞中打敗朱立倫的幾率突破100%。
張亞中
此一時,彼一時。如今藍營生態發生重大變化,韓國瑜成為臺立法機構龍頭老大,盧秀燕乃“五都人氣王”,韓盧兩人不管誰參選,張亞中當選國民黨主席的幾率大打折扣。
所以說,這牌很難打。
張亞中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,也沒有錯綜復雜的人脈關系,單靠邱毅教授能加多少分?
再說邱教授,先是參加張亞中的記者會,大有扶龍救主的架勢,剛過去沒幾天,轉而投向王金平,而王金平公開支持盧秀燕,這就等于把寶押在盧秀燕身上。
根基不牢,操之過急,此乃張亞中之誤。
盧秀燕遲遲不表態,熱度漸漸消退
要說張亞中還有一點優勢的話,那就是“撿漏”——迄今為止,呼聲最高的盧秀燕,遲遲不肯表態,而另外兩位參選人,都是“打醬油”的存在。
面對記者的追問,盧秀燕得回答是一貫的:只談市政,不談政治。
盧秀燕遲遲不表態
女人的心,海底的針。
盧秀燕的心思無法揣摩,遲遲不肯表態,此乃選戰之大忌,要么直接拒絕,要么果斷承擔,不吞不吐,很容易讓人將她與侯友宜聯系在一起。
如今國民黨面臨著二十年未有之大變故,誰能扛起“救黨、救臺灣、救兩岸”的大旗,誰就能征服泛藍的心,拿到參選2028的入場券。
反而言之,只知道歲月靜好,缺乏擔當與魄力,等到真要宣布參選的時候,黃花菜都涼半截了。
蔣萬安才是真正的“黑馬”
國民黨現在最大的問題:青黃不接、新老不替,論資排輩的觀念根深蒂固,年輕人難以出頭。
按照正常的發展軸,國民黨內的中生代早該挑大梁了,然而事實并非如此,年輕人只要沖鋒陷陣,就要被當成“出頭鳥”打壓,有些年輕黨員看不到希望,卷起鋪蓋走人,這就導致國民黨“造血不足”,很難吸引年輕群體的支持。
新老交替,民眾黨就做的很好。柯文哲被羈押后,黃國昌接任黨主席,年輕的“小草”不僅想念柯文哲,并且支持黃國昌,積極加速民眾黨。
老化的國民黨
現在“大罷免”進入第二階段,國民黨大概率會被罷掉六席“立委”,失去制衡民進黨的籌碼,越是在這種時候,越需要一位年輕有為的人接棒。
目前來看,最適合的就是臺北市長蔣萬安。
首先,蔣萬安年輕有為,人氣旺。
2022年臺北市長選舉,蔣萬安以57.6%得票率,擊敗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,創下國民黨在臺北市近12年來最高票房紀錄。
然后,蔣萬安的的履歷很亮眼。
他早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求學,拿到法學博士,在硅谷成為一名執業律師,回臺后,他進入政壇,從“立委”到臺北市長,一路綠燈,施政滿意度長期維持在60%以上,超過包括盧秀燕在內的藍營縣市長。
再者,蔣萬安擅長“中間路線”,積極面對兩岸關系。
他既不是深藍,也不是小綠,在兩岸議題上,從來不回避責任,雙城論壇該怎么參加怎么參加,大陸訪問團該怎么接待怎么接待,正是這種坦然的態度,他可以打破同溫層,吸引到大量中間民眾的支持,說他是一匹“黑馬”,一點也不為過。
蔣萬安
現如今,朱立倫已經傳遞出“交棒”的意愿,盧秀燕采取綏靖政策,黃鶴樓上看翻船,已經不可信了,不如和蔣萬安來一場互動,為他?的?“接棒?”進行?一番?預熱?。
待7月份公告發出,盧秀燕仍不表態,直截了當干脆,請蔣萬安出來選,只要蔣萬安松口同意,抽出一部分精力投入改選,他很有把握當選新一任黨魁。
只有讓蔣萬安這樣的中生代順利“接棒”,新生代才有盼頭,從而打消對國民黨的成見,國民黨才能煥發新的生機,度過眼前的“團滅”危機。
章節評論
段評